原创宝宝突发高热,原来得了
本来今天的主题是关于产后抑,现在已经23点。刚刚一个妈妈发信息给我,问宝宝发热后身上起来很多疹子,是什么情况。对于这位妈妈的心情我是非常能理解的。身为医生,想想每次自己孩子生病时的那份担忧与焦虑,我决定先写这科普文。
幼儿急疹
幼儿急疹(exanthemasubitum,ES)是婴幼儿常见的一种急性发热发疹性疾病。很多家长都知道,小儿发热很常见,很多疾病也都有发热出现,那么如何确定你的孩子就是得了幼儿急疹了呢?
最终确诊为幼儿急疹的方式永远是马后炮。只有在3-4天烧退疹出后才能完全确认为幼儿急疹。目前尚无医学方法在高热期就确诊是否幼儿急疹。一般6个月-2岁的宝宝在无前期征兆的前提下突发高烧,体温可达39度以上甚至40度,服用退烧药后几小时继续反弹,并且没有明显的消化道和呼吸道异常,一般可首先考虑是否幼儿急疹。
幼儿急疹的特点
特点一、突发高热
高热与轻度的症状及体征不相称。多无前驱症状而突然发生高热,体温39℃~40℃以上,高热初期可伴惊厥。
患儿除了有食欲缺乏外,一般精神状态无明显改变,但亦有少数患儿有恶心、呕吐、腹泻、咳嗽、鼓膜炎症、口周肿胀及血尿、极少数出现嗜睡、惊厥等,咽部和扁桃体轻度充血和头颈部、枕部淋巴结轻度肿大,表现为高热与轻度的症状及体征不相称。
特点二、热退疹出
发热3~5天后,热度突然下降,在24小时内体温降至正常,热退同时或稍后出疹,皮疹为红色斑丘疹,散在,直径2~5毫米不等,压之褪色,很少融合。
皮疹通常先发生于面颈部及躯干,以后渐渐蔓延到四肢近端。持续1~2天后皮疹消退,疹退后不留任何痕迹,没有脱屑和色素沉着。部分患儿早期腭垂可出现红斑。妈妈要注意,皮疹无需特殊处理,可自行消退。不影响洗澡!
特点三、一般无需用抗病毒药
本病主要是对症处理。轻型患者可卧床休息,给予适量水分和营养丰富易消化饮食,适当饮水。家长需注意居室内要安静、舒适,空气要新鲜、流通,被子不能盖得太厚太多,以免内热难消。避免用碱性皂剂擦洗皮疹。不要让患儿搔抓皮疹,以免抓破皮肤造成感染。
患儿高热期间时可给予物理降温或小量退热剂,哭闹烦躁试用镇静剂;惊厥则及时止惊。退热剂及对症治疗。但对免疫缺陷的婴幼儿或者严重的病例,则需抗病毒治疗,目前尚无十分肯定的抗病毒药。
特点四、可获终身免疫
本病传染性不强,预后良好,可获终身免疫,且免疫力会得到进一步增强。严重的并发症很少发生,有报道患儿可出现HHV-6脑病、肝炎、嗜血细胞综合征等。
幼儿急疹会二次发作吗?一般来说宝宝一旦得过幼儿急疹,就终身对它免疫了,但也不排除有二次发作的可能。
幼儿急疹的家庭护理
给宝宝降温
给宝宝散热宝宝发烧时,切记不要捂着孩子。很多传统观念认为发烧的时候捂出汗就会退烧了,其实这个做法是非常危险的。因为宝宝的体温调节能力差,多穿盖不但出不了汗,还会因为不能很好地散热而引发高热惊厥。所以,宝宝发烧时反而应该要少穿盖。家里注意开窗通风,空气流通。
物理降温的过程中最好使用温水,不要使用酒精。酒精的挥发虽然散热快,但也会通过皮肤渗透吸收,容易引起中毒。物理降温更重要的部位是脖子、腋窝、腹股沟等大动脉走行的部位。
补充液体
多补充水分发烧时应该要给宝宝多补充水分,这是最基本有效的降温方法,而且发烧会令身体失去水分,不及时补充可能会引起脱水。补充水分利于发汗排尿,促进病毒排出。
由于母乳本身含有充足的水分,母乳宝宝发烧时只要增加母乳喂哺的次数便已足够。父母应留意宝宝有否出现脱水现象,如察觉任何脱水迹象或你感到担忧不安,医院诊治。
退烧药
当宝宝体温超过38.5℃,且明显不舒服,就应该给他口服退烧药,退烧药的首选是对乙酰氨基酚,这是目前国际公认的安全有效的退烧药。当宝宝对乙酰氨基酚退热无效时,可以选择布洛芬。如果孩子不能耐受口服药物,可选择直肠内使用的栓剂。
安抚宝宝的情绪
生病发烧的宝宝会变得烦躁、不安、很粘人,非常需要妈妈的安抚,妈妈应该陪伴在宝宝身边,保持足够的耐心,尽量满足宝宝的心理需求,给予他们安全感。饮食清淡易消化,减轻胃肠道负担。
皮疹护理
宝宝皮疹出现家长应帮宝宝清水洗澡,不用沐浴露和婴儿肥皂,防止化学成分刺激皮疹,家长可以在洗澡水中放入金银花、菊花煮或泡的水,起到清热泻火的目的,宝宝出汗及时擦干,如果皮疹瘙痒可以局部涂抹炉甘石洗剂止痒。
??医院
什么情况医院?宝宝高烧时,除了在家做护理,还应该密切观察宝宝的身体状况,因为幼儿急疹早期很难诊断,高烧几天出疹后才能确定是幼儿急疹,加上会产生发烧和出疹的疾病有很多,如肺炎球菌脓毒血症、麻疹、风疹、川崎病等,家长自己也不懂得判断和区别,幼儿急疹是烧退后疹才出。如果发烧4天还未退烧,医院。耽误了其他疾病的治疗。
如果有持续精神不好、体温反复超过40℃等任何让你不安、心里没底的情况,都医院就诊。
- 上一篇文章: 感冒老治不好小心风湿性心脏病找上门
- 下一篇文章: 育儿高烧不可怕只怕其背后的4种大小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