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热颈淋巴结肿大,14岁女孩到底得了什

时间:2023-4-19来源:预防护理 作者:佚名 点击:

北京皮炎医院哪最好 https://m-mip.39.net/woman/mipso_4658077.html
                            

原创赵宾洋吴珺医学界儿科频道

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感染性还是非感染性?

多种原因可导致发热伴颈部淋巴结肿大,诊断思路可以首先分为感染性、非感染性,再依据淋巴结肿大为单侧还是双侧、急性还是慢性等,找出背后的真实病因需要借助病史、临床症状、辅助检查等。这篇病例患儿既往体健,突然出现右侧颈部淋巴结肿大,原因为何?

主诉和现病史

患儿女,14岁,因“发现右侧颈部淋巴结肿大2周,发热3天”就诊。

入院前2周患儿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颈部淋巴结肿大,伴触痛,无发热、关节疼痛、咳嗽、流涕等。于外院完善血常规提示:白细胞(WBC)4./L,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35%,淋巴细胞百分比(L%)57%,血小板计数(PLT)/L,血红蛋白(Hb)g/L,C-反应蛋白(CRP)11mg/dl。颈部彩超示:右侧颈部淋巴结肿大(1.71.0cm),予头孢呋辛口服10天症状无缓解。

3天前出现发热,热峰39.5℃,多于夜间发热,口服退热药后体温可降至正常,但易反复,热峰波动于39-39.5℃,复查颈部彩超示:

1.右侧颈部淋巴结肿大(3.3cm1.4cm);

2.左侧颈部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

为进一步诊治,来我院就诊,完善血常规:WBC3./L,N37.2%,L65.8%,PLT/L,Hbg/L,CRP13.41mg/dl;外周血涂片、生化、肺炎支原体、衣原体抗体、甲乙型流感抗原、EB病毒抗体均阴性。胸片示心肺未见明显异常,腹部超声未提示肝脾肿大。发病以来,精神、食欲、睡眠一般,体重无明显改变,活动如常,大小便正常。既往体健,否认猫、羊、鼠接触史。否认结核病人接触史。否认近期无手术及外伤史。

体格检查:右侧颈部数个淋巴结肿大,最大约3cm1cm,可活动,有压痛,质地柔韧。余查体未见明显异常。

临床诊断:发热伴淋巴结肿大原因待查。

入院后检查

完善血培养、尿培养、自身抗体、甲功、抗核抗体、肿瘤标志物、凝血系列、PPD、T-SPOT、心脏彩超、胸部CT、骨髓穿刺等检查,结果均无异常。

感染性疾病、川崎病、结缔组织疾病、肿瘤等疾病暂不支持,考虑坏死性淋巴结炎可能性大,为进一步确诊,进行了淋巴结活检。术中发现颈部多个淋巴结肿大,粘附且难以分离。

病理活检结果显示:(右侧颈部IV区淋巴结)淋巴细胞及组织细胞增生伴大量核碎屑坏死。

免疫组化结果示:CD20(少量+),CD3(部分+),CD21(灶+),Ki-67(约60%+),TdT(-),CD30(个别+),MPO(+),CD(+),CD68(+),CD(+),CD15(+)。

最终确诊:坏死性淋巴结炎。

入院后治疗

患儿入院后予对乙酰氨基酚退热、头孢呋辛抗感染等治疗,仍有稽留高热,确诊为坏死性淋巴结炎后,予以肌肉注射复方倍他米松1ml,患儿未再发热,遂出院,嘱定期随访。

碰到发热伴淋巴结肿大的患儿,该怎么考虑?

引起发热伴颈部淋巴结肿大的疾病很多,主要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儿童以感染性为多。感染性疾病包括病毒、细菌、厌氧菌,其他如EB病毒、巨细胞病毒、结核、HIV感染等。非感染性疾病包括川崎病、结缔组织疾病、肿瘤、PFAPA综合征、坏死性淋巴结炎等。如下图:

该病例中患儿为14岁女性,急性起病,发热伴淋巴结进行性肿大,否认结核及啮齿动物接触史,血常规提示白细胞不高,病毒、细菌、结核等病原学检查阴性,抗生素治疗无效,考虑非感染性疾病可能性大。

其既往体健,无反复口腔溃疡、关节肿痛史,抗核抗体、自身抗体阴性,结缔组织疾病可能性小。肿瘤标志物筛查、骨髓穿刺未提示白血病、淋巴瘤等,故考虑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最终淋巴结活检确诊。

什么是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

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Histiocyticnecrotizinglymphadenitis,HNL)是一种少见的良性淋巴结炎性病变,好发于10-30岁的年轻女性[1],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不明确,多数认为与自身免疫应答及病毒感染有关,为T细胞及组织细胞引起的过度免疫应答反应[2]。

HNL最常见的临床症状为,既往体健的年轻女性出现发热伴颈淋巴结肿大:

发热多为低中热,也可为持续高热,一般7天左右,也可持续1月以上;

淋巴结多为单侧颈部受累,后颈部为著,少数累及双侧颈部或其他浅表区域,直径在0.5-4cm左右,一般不超过6cm,质韧,触痛明显[3];

部分可伴有全身症状,如皮疹、肝脾肿大、关节炎、乏力、恶心、呕吐等,少数会累及中枢神经系统[3,4]。

实验室检查大多为全血细胞计数正常,约半数可表现为白细胞减少,伴中性粒细胞减少和淋巴细胞增加,多数有ESR升高、CRP轻中度升高,部分可有肝功异常及自身抗体阳性[5]。

颈部超声为首选检查方法,表现为单发或多发的低回声结节,内见丰富血流信号[6],特异性较差。

如何诊断HNL?

HNL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均缺少特异性,其确诊依赖于淋巴结活检。

病理组织学分为三个亚型,增殖型、坏死型、黄色瘤型。

增殖型为早期病变,为副皮质区增大,内有组织细胞、淋巴细胞、原始细胞及浆细胞样树突状细胞增生,细胞凋亡或坏死少见。

坏死型为进展期表现,可见大片或小灶的凝固性坏死,内有大量凋亡细胞,吞噬细胞碎片及核碎裂,无中性粒细胞浸润。组织细胞内可见新月形细胞核。

黄色瘤期为独特的组织学变异型[7]。

免疫组化染色可见坏死区CD4、CD8和CD68阳性细胞[8]。

图1: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低倍镜下可见副皮质淡染区为不规则的斑片状凝固性坏死区(a);(b)代表早期增生/淋巴组织细胞期,坏死灶相对较少。斑驳状是由于巨噬细胞吞噬现象,让人想起伯基特淋巴瘤相关的“星空现象”。(c)可见新月形/C形组织细胞,其中许多含有核碎片,在坏死病灶中很容易被发现。高倍镜下(d)显示免疫母细胞和核分裂象像增加,引起我们对大细胞淋巴瘤的

转载注明  http://www.hywxzx.com/yfhl/13600.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川崎病_川崎病常识_川崎病常识网站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