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医考点中医结束
距离医考还有02天
第八单元传染病
第一节麻疹
一、概念
麻疹是由麻疹时邪引起的一种急性出疹性传染病,临床以发热恶寒,咳嗽咽痛,鼻塞流涕,泪水汪汪,羞明畏光,口腔两颊近臼齿处可见麻疹黏膜斑,周身皮肤依序布发红色斑丘疹,皮疹消退时皮肤有糠状脱屑和棕色色素沉着斑为特征。
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以冬春季多见,6个月至5岁发病率较高,容易并发肺炎
二、病因病机
病因:感受麻疹时邪。主要病变在肺脾。
第二节奶麻
一、概念奶麻,又称假麻,西医学称为幼儿急疹,是由人疱疹病毒6型感染而引起的一种急性出疹性传染病,临床以持续高热3~5天,热退疹出为特征。
好发年龄为6~18个月小儿,3岁以后少见。一年四季都可发病,多见于冬春两季。患病后可获持久免疫力,很少有两次得病者。
二、病因病机
病因:感受幼儿急疹时邪。主要病变在肺脾。
三、辨证论治
第三节风痧
一、概念
风痧即风疹,是感受风痧时邪,以轻度发热,咳嗽,全身皮肤出现细沙样玫瑰色斑丘疹,耳后及枕部臖核(淋巴结)肿大为特征的一种急性出疹性传染病。
二、病因病机
病因:感受风疹时邪。主要病变在肺卫。
三、辨证论治
第四节丹痧
一、概念
丹痧是因感受痧毒疫疠之邪所引起的急性时行疾病。临床以发热,咽喉肿痛或伴腐烂,全身布发猩红色皮疹,疹后脱屑脱皮为特征。
本病以冬春两季为多,2~8岁儿童发病率较高。因本病发生时多伴有咽喉肿痛、腐烂、化脓,全身皮疹细小如沙,其色丹赤猩红,故又称“烂喉痧”“烂喉丹痧”。西医学则称为“猩红热”。一般预后良好,少数病例可并发心悸、水肿、痹证等疾病。
二、病因病机
病因:痧毒疫疠之邪,乘时令不正之气,寒暖失调之时,机体脆弱之机,从口鼻侵入人体,蕴于肺胃二经。
三、辨证论治
第五节水痘
一、概念:水痘是由水痘时邪引起的一种传染性强的出疹性疾病。以发热,皮肤黏膜分批出现瘙痒性皮疹,丘疹、疱疹、结痂同时存在为主要特征。冬春二季发病率高,6~9岁儿童最为多见,本病一般预后良好,一次感染水痘大多可获终生免疫。
二、病因病机:邪伤肺卫/毒炽气营/内陷心肝/邪毒闭肺病位:肺脾
三、辨证论治:
第六节手足口病
一、概念手足口病是由感受手足口病时邪引起的发疹性传染病,临床以手足肌肤、口咽部发生疱疹为特征。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夏秋季节多见。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常见于5岁以下小儿。本病传染性强,易引起流行。一般预后较好,少数重症患儿可合并心肌炎、脑炎、脑膜炎等,甚或危及生命。
二、病因病机
病因:感受手足口病时邪。病位:肺脾二经。
三、辨证论治
第七节痄腮
一、概念:痄腮是由痄腮时邪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西医学称为流行性腮腺炎,以发热、耳下腮部肿胀疼痛为主要特征。冬春两季易于流行。多发于3岁以上儿童,2岁以下婴幼儿少见,一般预后良好。感染本病后可获终生免疫。
二、病因病机病机:邪毒壅阻足少阳经脉,与气血相搏,凝滞于耳下腮部。病因:感受痄腮时邪
三、辨证论治
第八节顿咳
一、概念
顿咳是小儿时期感受时行邪毒引起的肺系时行疾病,临床以阵发性痉挛咳嗽,咳后有特殊的鸡鸣样吸气性吼声为特征。以冬春季节多见。5岁以下小儿最易发病。本病病程较长,如不及时治疗,可持续2~3个月以上。重症或体弱婴儿易并发肺炎喘嗽;若痰热内陷心肝,则可致昏迷、抽搐之变证。西医学称为百日咳。
二、病因病机
外感时行邪毒侵入肺系,夹痰交结气道,导致肺失肃降。病变脏腑以肺为主,初犯肺卫,继则由肺而影响肝、胃、大肠、膀胱,重者可内陷心肝。
三、辨证论治
第九单元虫症
第一节蛔虫病
一、概念
感染蛔虫引起的小儿常见肠道寄生虫病,以脐周疼痛,时作时止,饮食异常,大便下虫,或粪便镜检有蛔虫卵为主要特征。成虫寄生小肠,劫夺水谷精微,妨碍正常的消化吸收,严重者影响儿童生长发育。发病率农村高于城市,儿童高于成人,尤多见于3~10岁的儿童。蛔虫病不仅影响小儿的食欲及肠道功能,而且影响小儿的生长发育。重者可能出现并发症,其中以蛔厥证、虫瘕证多见。
二、治疗原则:本病治疗以驱蛔杀虫为主,辅以调理脾胃之法。
三、辨证论治
第二节蛲虫病
一、概念
蛲虫病是由蛲虫寄生人体所致的小儿常见肠道寄生虫病,以夜间肛门及会阴附近奇痒并见到蛲虫为特征。蛲虫色白,形细小如线头,俗称“线虫”。患儿是唯一的传染源。儿童感染率高于成人,2~9岁儿童感染率最高,尤以集体机构的儿童高发。蛲虫的寿命不超过2个月,如果无重复感染可自行痊愈。
二、辨证论治
第十单元其他病症
第一节夏季热
一、概念夏季热又称暑热症,是婴幼儿在暑天发生的特有的季节性疾病,临床以长期发热、口渴多饮、多尿、少汗或汗闭为特征。本病多见于6个月至3岁的婴幼儿,5岁以上者少见。我国南方气候炎热地区发病者较多。发病集中在6、7、8个月,与气温升高、气候炎热有密切关系,气温愈高,发病愈多,且随着气温升高而病情加重。秋凉以后,症状能自行消退。本病若无并发症,预后良好。
二、病因病机病因:小儿体质不能耐受夏季炎暑。
三、辨证论治
第二节紫癜
一、概念
紫癜是小儿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之一,以血液溢于皮肤、黏膜之下,出现瘀点瘀斑,压之不退色为其临床特征,常伴鼻衄、齿衄,甚则呕血、便血、尿血。本病包括西医学的过敏性紫癜和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二、病因病机内因:小儿素体正气亏虚。外因:外感风热时邪及其他异气。风热之邪与气血相搏,热伤血络,迫血妄行。
三、辨证论治
第三节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
一、概念
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又称川崎病,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性病变为主要病理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疾病,临床以持续发热、多形红斑、球结膜充血、草莓舌、颈淋巴结肿大、手足硬肿为特征。
二、病因病机本病为温热邪毒从口鼻而入,犯于肺卫,蕴于肌腠,内侵入气及营扰血而传变,尤以侵犯营血为甚。
病变脏腑以肺胃为主,可累及心肝肾诸脏。
三、辨证论治
第四节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一、概念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简称佝偻病,是由于儿童体内维生素D不足,致使钙磷代谢失常的一种慢性营养性疾病,以正在生长的骨骺端软骨板不能正常钙化,造成骨骼病变为其特征。主要见于2岁以内婴幼儿。本病轻者如治疗得当,预后良好;重者如失治、误治,易导致骨骼畸形,留有后遗症,影响儿童正常生长发育。
二、病因病机
三、辨证论治
如有疑问,请咨询青橘医考客服
●内容说明:排版/环环,审证明阅/青橘君
●版权申明:文章来自于青橘医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谢谢。
●投稿邮箱:xy
qingjuzhongyi.- 上一篇文章: 经典条儿科临床必会知识点你记
- 下一篇文章: 福建1岁娃高烧十几天这病常被当感冒,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