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理赔案例来看重疾险规则和意义

时间:2020-11-10来源:检查诊断 作者:佚名 点击:

我的两个朋友,同龄人,觉得生了病住院的时候再买保险,因为她们觉得这样最划算,可以立马就用到保险,我当时就震惊了

我反思了一下,可能我分享的内容不大好理解,所以这次就简单直白一些,尝试用案例分享来做线上课程

今天的理赔故事来自复星联合健康,理赔产品是我强烈推荐给所有小朋友的——妈咪保贝少儿重疾险。

投保后7个月就出险(等待期是6个月,天内出险只退还保险,是不理赔的),理赔金额很高,算是刷新了记录——万。

复星联合公布的这个理赔案例,还是比较有代表性的,所以分享给大家。

01理赔流程投保产品:复星联合妈咪保贝投保时间:年8月9日投保形态:80万基本保额,交20年,保30年保障内容:基本保额80万+少儿特定疾病+罕见病+重疾二次赔理赔金额:元(重疾)结案打款:年7月3日对于重疾险产品,我很理解大家在投保时候的担忧。没有见过理赔案例,总觉得有点不放心。可是,所有的理赔案例,背后都是一个让人有些心酸的故事,尤其是像少儿重疾险产品,背后都是一个个鲜活的小生命。宁可被大家质疑产品,也实在不愿意看到小朋友出险的案例,这代价太沉重,还是希望大家都能健健康康、平平安安,保险啊,就让他们都浪费掉吧~02理赔经过投保:年8月9日刘先生为快满1周岁的儿子小明(化名)购买了复星联合妈咪保贝少儿重大疾病保险,基本保额80万元,保障时长是30年,缴费期是20年。同时刘先生还为小明配置了少儿特定疾病和罕见病的保障责任、以及第二次重疾保障责任,总计年缴保费.1元。患病:年4月中旬1岁7个月的小明在常规体检血液检测中。被发有血常规异常的情况,血小板减少伴白细胞及淋巴细胞明显升高。在等待一周后,家人带他到南京医院进行复查,血常规结果依然异常,镜检见异常细胞,医生诊断考虑,有白血病的可能。入院:年4月22日小明当即被南京医院收入儿科住院。入院后,经详细检查,小明被诊断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一种造血系统的恶性疾病。儿童发病率占80%,0-9岁为发病高峰,占儿童白血病的70%以上。目前以系统化疗为主,包括靶向治疗、生物免疫治疗、造血干细胞移植等。经过早期、及时的综合治疗,大部分可以获得长期无病生存甚至治愈。小明于4月22日开始接受化疗,过程中出现发热、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等,予抗感染、抗病毒对症好转,化疗结束后无特殊不适,于6月1日办理出院。小明一共住院了40天,包括治疗费、检查费、药品费等在内,总计花费了.05元。按照医嘱,小明除了日常服药外,还需加强护理、避免感染,定期监测血常规,2周左右血象恢复将再次入院化疗。理赔:年7月3日刘先生在小明接受治疗时提出理赔申请,将理赔单据快递至保险公司。根据复星联合妈咪保贝少儿重疾险合同约定,小明符合保险条款中少儿特定疾病“1)白血病”的理赔条件,享受基本保额双倍赔付。投保80万保额,赔付万理赔款。由于刘先生投保时还为小明购买了“第2次重疾责任”,因此,还豁免了自本次出险日后,应继续缴纳的保费,合计.9元。图为刘先生(中)与复星联合健康保险江苏分公司领导合影不过,比较让人遗憾的是,刘先生选择的是30年的保障期,本合同将继续有效至年8月9日,小明在此期间继续享有80万元重疾保障。如果将来小明还需要做骨髓移植治疗,满足合同中“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理赔条件,可以再得到80万的理赔。03案例分析这个案例之所以典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1、投保别拖延,保障要趁早谁也不知道明天和风险哪个先来。比如今天的案例里,小明在投保7个月后就罹患重疾出险,而投保的重疾险等待期是天。但凡投保时多纠结两天,“拒赔”是绝对少不了的。而且,像小朋友比较常见的大病,比如白血病、手足口病、哮喘、脑损伤、再生障碍性贫血、智力障碍、川崎病……其实都有高发的年龄段。像少儿白血病大多在6岁前发病,3-4岁的最多。所以,别心存「我以为孩子/我不可能早早生病」这个侥幸。很多疾病都是突如其来,早一天投保就能早一天度过等待期。2、买保险,就是买保额由于“白血病”属于妈咪保贝“18种少儿特定疾病”其中之一,保额翻倍赔付。因此,小明的爸爸投保了80万保额的“妈咪保贝”,出险可以获赔万元。风险到来时,“赔的多”才是正经事。3、多次赔付型重疾险,保障更全面随着看的理赔案例越来越多,我越来越赞同“有条件,买重疾多次赔”的观点。就用小明的例子说。他买的妈咪保贝,选上了重疾二次赔。在第一次因白血病理赔后,因为是重疾多次赔的重疾险产品,因此,剩余的保费就无需再交,合同保障继续有效。未来,还有一次重疾理赔的机会。要知道,像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是少儿最高发的白血病类型,占总发病人数70%,目前治愈率可达到近90%,已经不是绝症了。那如果我们把时间拉长,一个人在一生中,罹患一种以上的重大疾病,确实也太可能发生了。条件允许的话,真的可以考虑,让自己的保障更好一点点。04思考小明的这个理赔案例,让我想了很多。我们来思考一下这样几个问题:1、孩子未来还可以再买重疾险吗?很难,重疾险,医疗险,甚至是寿险,都已经与小明无缘了。意外险,以及不要健康告知的学平险,还有购买的机会。但无论怎么说,可以选择的范围,已经是非常有限。未来孩子的保障,一定是残缺、不全面的。2、不分组多次赔的保障是否重要?说实话,我本人大概率不会推荐配置“定期重疾二次赔”的保障。30年内发生两次重疾,这概率,不太大。何况,重疾预算块钱的话,我可能就会建议考虑配置长期保障了,比如妈咪保贝保到70岁。但是这个世界上,真的没有完美的保险配置方案。除非,当风险来临,我们“事后诸葛亮”的倒推回去——如果我当时这么买保险就好了……买保险这个事啊,保费算的清楚,保障算得清楚,风险,怎么也算不清楚。3、宝宝的重疾险,买定期还是买终身?条件允许的话,保障年限尽量长一些;条件不允许的话,保额尽可能的高一点。有爸爸妈妈说,那反正有“忠诚客户权益”,保障30年就好,未来让孩子自己去买。这样想,当然是没问题的,但“忠诚客户权益”生效的前提,是这30年间,都没有发生过轻症、中症、重疾的理赔。一旦发生理赔,“忠诚客户权益”也就直接失效了。试想一下,小明在理赔过一次恶性肿瘤之后,大概率可能会面临终身无法再买保险、持续“风险裸奔”的情况。会不会多少还是有些后悔呢,为什么当时就没有买更长期一些的保险保障呢?再跟大家说一下宝宝的重疾险配置思路:想要兼顾“低保费”和“高保额”,就给两个结合起来买。比如买一点妈咪保贝这种重疾多次赔、保障至终身(或80岁)的,再搭配一些定期的、保额会长大的晴天保保超越版。这样,终身和定期都有了保障,而且在孩子成年之前保额可以保到最高。而且,万一中间发生了理赔风险,也不用担心未来买不了保险的问题。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注明  http://www.hywxzx.com/jczd/9068.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川崎病_川崎病常识_川崎病常识网站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