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持续发热伴有红眼皮疹,家长错当成感
3岁的辰辰发热已经第3天了,辰辰妈本来以为他只是感冒了,可没想到辰辰出现1次抽搐,神志不清,肛周还出现皮肤红肿、脱皮,左上臂卡介苗接种的疤痕竟然再次红肿了起来。辰辰妈妈觉得不对劲,医院门诊就医,起初诊断为“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治疗2天后依然发热。经过进一步诊治,竟被诊断为川崎病。
“川崎”好洋气的名字,火锅底料还是摩托车呢?
川崎病是什么?
川崎病又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由日本川崎富作于年首次报道,是一种全身中、小动脉炎性病变为主要病理改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川崎病是一种在儿童身上并不罕见的病。
川崎病有办法医治,但要早做诊断、及时治疗,这个病如果不及时治疗,可引起冠状动脉扩张或冠状动脉瘤,甚至可引起缺血性心肌病或猝死。也是成年后,导致冠心病等后天性心脏病的主要疾病。
川崎病好发于哪些宝宝?
川崎病以婴幼儿多见,男孩多于女孩。近年来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是婴幼儿重要的获得性心脏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
川崎病的主要危害是部分患儿在急性期可以出现心脏炎症,极少数患儿心脏损伤严重,甚至可能出现心源性休克危及生命。少部分患儿在亚急性期会出现冠状动脉病变,包括冠状动脉扩张、狭窄、动脉瘤、甚至心肌梗死等,其中极少数可能会遗留有冠状动脉损害的后遗症,需要长期甚至终生服药直至冠状动脉损害恢复。未经正规治疗者其冠状动脉病变发生率高达25%左右,及早接受丙种球蛋白治疗可使冠状动脉瘤的发生率可降低到5%以下。川崎病有哪些表现呢?
医生
发热是川崎病的首发症状,患儿身上会出现红点,因此经常被误诊为感冒、麻疹或猩红热。
心血管内科黄惠毅医生说:川崎病并不像感冒那样,会出现咳嗽、喷嚏、鼻涕等情况。感冒发烧3天后,症状会缓解,体温跟着下降,川崎病患儿会持续发热,且体温在38℃~39℃之间,发烧可持续5天以上。
川崎病的病因至今未明,临床上主要表现为:
发热:持续5天以上,且抗生素治疗无效。
眼球结合膜充血:于起病3-4天出现,无脓性分泌物,热退后消散。
唇及口腔的表现:口腔粘膜呈弥漫性充血,唇红干燥、皲裂出血、结痂,舌乳头突起充血呈“杨梅舌’。
手足症状:在急性期,手足皮肤广泛硬性水肿,手足掌心有红斑,恢复期指(趾)端甲下和皮肤交界处出现膜样脱皮。
皮肤表现:与发热同时或发热不久,全身可见多形性皮疹,常在第1周出现。肛周皮肤发红、脱皮。
颈部淋巴结肿大:单例或双侧,坚硬有触痛,但表面不红,无化脓。病初出现,热退时消散。
家长如何做好川崎病患儿的护理?
休息:注意休息,限制活动量,避免剧烈运动。
营养:给予营养丰富、清淡、易消化、含有丰富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
生活护理:注意眼睛清洁,必要时滴眼药水;注意口腔清洁,进食前后漱口;或饮用少量温开水,口唇干裂处涂抹润唇膏,勤剪指甲,防止抓伤,皮肤痂皮,应用剪刀剪开。衣服要柔软、干净,以减少对皮肤的摩擦。
用药:遵医嘱按时按量服用阿司匹林,不可随意停药、减量,服药期间注意全身皮肤有无出血点、大便有无异常,如有不适,要及时就诊。
定期随访,宝宝至少一年内不要接种疫苗。无论冠状动脉有无病变,家长都需要按医嘱进行包括心脏彩超等项目的长期随诊检查,及时了解孩子恢复情况尤其是冠状动脉等血管并发症情况。
专家提醒
“4个月到3岁大的孩子出现感冒发热症状要特别注意。”心血管内科黄惠毅医生提醒,如果孩子持续发热,医院就诊,经及早治疗绝大多数能治愈。来源:泉州医院
免责声明所载内容来源互联网,- 上一篇文章: 连花清瘟临床数据披露钟南山领衔,促治愈但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