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出现新冠病毒相关的未知疾病,非典剧

时间:2020-8-20来源:疾病症状 作者:佚名 点击:

5月8日,美国媒体报道,美国伊利诺亚州至少有6名儿童疑似患上一种与新冠病毒相关的未知疾病,在这些儿童身上检测出了新冠病毒抗体。这种未知疾病主要症状包括皮疹、发热、手脚肿大、呕吐等。根据目前了解,这种疾病有一定的致死率。

对于流行疫症来说,病毒的消失从来不意味着灾难的结束,非典后遗症就是其中典型。很多人担心,新冠病毒相关的新疾病会不会重复当年非典后遗症的剧情?

美国出现新冠病毒相关的未知疾病

根据美国媒体报道,截至目前,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纽约州、新泽西州等8个州都已经报告了类似病例,超过名儿童被确诊患上了这种名为小儿多症状炎症综合征(pediatricmultisymptominflammatorysyndrome)的疾病。患者年龄在2岁到十几岁之间。

纽约一名5岁的男孩是美国第一例死于该病的儿童。此前,《柳叶刀》的一篇文章提及,英国一名14岁的男孩也被认为死于此病。

医院的小儿传染病专家StanShulman认为,这种新疾病是新冠病毒感染的延迟反应,在75%-85%的患病儿童体内都检测到了新冠病毒的抗体。

患者在感染病毒4-6周后,就会开始出现相关症状。在目前发现的病例中,大部分的患病儿童在此前没有出现过新冠病毒的感染症状。

Advocate医院的首席医学专家FrankBelmonte表示,医学界对这种疾病的了解还十分有限,这是一种炎症性的疾病,其严重之处在于会影响心脏。

患病儿童可能会出现休克,这种休克是在血压下降且体内器官无法正常运行时发生的。它还可能引起心肌炎或冠状动脉肿胀,而冠状动脉是滋养心脏的血管。

新疾病的相关症状和川崎病十分相似。

川崎病,又称黏膜皮肤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小儿疾病,常见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

主要症状有发热、皮疹、颈部非脓性淋巴结肿大、眼结合膜充血、口腔黏膜弥漫充血、杨梅舌、掌跖红斑、手足硬性水肿等,严重会出现心血管并发症。川崎病的成因目前尚未明确。

不过,新疾病和川崎病攻击心脏的方式不同,川崎病会攻击冠状动脉,而新疾病会直接攻击心肌部分,从而影响心脏供血。

川崎病在亚洲儿童中发病率更高,此次的新疾病目前只在欧美地区出现,中日等国家尚未报告相关病例。

StanSchulman说,在意大利,当新冠肺炎成人病例开始下降时,这种新疾病开始出现。他提醒,父母应该多注意孩子的健康状况,不是每一个患病儿童都会出现类似川崎病的皮疹或红眼症状,高烧、腹痛腹泻、呕吐等症状更为常见。

回顾非典带来的惨痛教训

大流行带来的灾难,除了病毒本身,病毒引发的其它并发症和后遗症也是令人担忧的隐患。后遗症的可怕,人类在17年前的非典中就已经“领教”过了。

年的夏天,非典悄无声息地消失在高温天气里,但灾难却并未因此结束。

在非典治疗中,存在严重的滥用激素情况。在发现抗生素药物对治疗非典肺炎没有效果之后,医院开始为病人注射糖皮质激素。人们还从广东的经验里总结出了“五早”法则——早诊断、早隔离、早治疗、早用糖皮质激素、早上呼吸机。钟南山当时提醒,后两项不该被滥用。

根据研究,约有75%的非典病人都接受了糖皮质激素治疗,一经确诊立刻用药,甚至很多地区的用药量是平常的5-10倍。受制于当时的医疗水平和认知水平,很少有人会想到对治疗非典有奇效的糖皮质激素会成为击垮患者身体的一个“隐形炸弹”。

糖皮质激素是临床上使用最为广泛而有效的抗炎和免疫抑制剂,可以防止和阻止免疫性炎症反应和病理性免疫反应的发生,对任何类型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几乎都有效。

长期过量的使用,可能会引起高血压、骨质疏松等疾病。大量的非典患者在治愈后出现糖尿病、骨头坏死、瘫痪等严重后遗症。

糖皮质激素是否应该应用在新冠肺炎治疗,这个问题一直在持续争论中。

一项关于非典的回顾性研究发现,纳入观察的例医务人员SARS患者,其中12例未用激素者均未检出骨坏死,例应用激素患者中检出骨坏死例(32.7%),其中股骨头骨坏死发病率为24.1%。

然而这些患者平均激素疗程约为一个月,平均累计剂量大于5g,超过当前新冠肺炎的推荐用量。

并且,股骨头坏死发生随使用激素剂量和使用时间的增加而显著增加,研究显示,在平均疗程约30天情况下,小剂量激素组(甲泼尼龙≤mg/d)股骨头坏死发生率为17.1%,而甲泼尼龙≥mg/d组这一数字为45.8%。

世界卫生组织1月28日发布的临床护理指南中,明确禁止在常规性治疗中使用糖皮质激素一类的药物。

在卫建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中,对糖皮质激素使用的剂量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并且只能在重症、危重症患者身上使用。

加缪在《鼠疫》中说,“一个人能在鼠疫和生活的赌博中所赢得的全部东西,就是知识和记忆。”可以看出与非典时期相比,人们对于新冠肺炎的激素治疗明显持有更谨慎的态度。新冠病毒相关新疾病的出现必然会引起恐慌,但也有理由相信,有了非典带来的经验教训,惨痛的剧情不会再次上演。

严正声明1.本文版权归众成医械(ID:gh_a25f7)所有。2.媒体与其他

转载注明  http://www.hywxzx.com/jbzz/8652.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川崎病_川崎病常识_川崎病常识网站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