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云切脉针灸创始人俞云出席世界中联脉象研
点击上图了解俞老▲
年5月19日,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脉象研究专业委员会换届大会暨第八届学术年会在济南成功举行。俞云切脉针灸创始人俞云当选世中联脉象研究专业委员会学术顾问并做《如何运用切脉针灸治疗疑难杂症和癌症》主题演讲。
本次大会由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脉象研究专业委员会主办,山东中医药大学、山医院、山东中医药学会脉学专业委员会联合承办。大会汇集了国内外多家知名脉学流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是世界范围内的一场脉学盛宴。
大会上,俞云做了题为《如何运用切脉针灸治疗疑难杂症和癌症》的学术演讲,研讨俞云切脉针灸的学术源流,以及脉象研究在疾病临床诊治中的作用、脉象相关基础研究、古代文献的脉象研究等。
▲俞云切脉针灸创始人演讲:如何运用切脉针灸治疗疑难杂症和癌症
大会之后,俞云还在济南举办了俞云切脉针灸培训交流会,由俞云讲述了切脉针灸的历史根源及其对临床的指导意义,讲解并现场演示脉诊技法及临床应用,进行学术交流。来自全国各地的中医人和脉学爱好者欢聚一堂,共同学习与体验切脉针灸的魅力。
▲俞云举办切脉针灸培训交流会
俞云切脉针灸创始人俞云采访侧记——伟大的抗癌英雄
在中医业内,俞云是一位以针灸治疗癌症而著称的抗癌英雄,早在90年代荣誉就已遍及海内外,著有《切脉针灸治癌》和《切脉针灸-黄帝内经针法》两本书。自医院担任主任导师至今,以师带徒的方式传承中医,传授“切脉针灸”,培养了一大批熟谙经典、技术精湛的中医人才。医院更是对俞云高度评价:“俞云切脉针灸治癌,是其中的最高境界。”
榜样的力量是伟大的。虽然未必每位医生都立志成为抗癌英雄,但每一位成功者的背后,都有我们可以学习借鉴的思考方式和成长历程。经验和技术相对容易复制,而一个人的心胸、眼界和魄力是决定其能站多高,走多远的根本力量。已经78岁的俞云,站在讲台上声音铿锵有力,对中华民族代代传承的中医自信满满:“针灸立竿见影,中药一帖灵,这才是中医!才是中国的医术!”说得出来,更要做得到,喊喊口号容易,落到实处需要真本事,这是俞云让人钦佩的地方之一。
1、医学大匠的成长历程
笔者:俞老您好,您在抗癌一线的所作所为非常令人赞叹。这样耀眼的成就背后,一定有您独到的地方。我想跟您回头聊聊成长的过程,给年轻人一些思路上的启发,或许将来就会成长出很多不同方向的精英。
俞云:好啊,年轻人要珍惜时间,好好学习和实践,早点成长为栋梁!我是年出生在江苏省苏州市,自幼学习成绩就好,当时特别想考核物理专业,那时想要科学救国嘛。但是因缘际会,最后去读了医学院,救人也很好啊,一样可以为祖国做贡献,就认认真真学医。那时是学西医,记得外科我还考了第一,哈哈,不论学什么都要认真嘛。
笔者:医院学习,您又是如何接触到中医针灸的呢?
俞云:那是年,说起来有意思,大概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吧。那时候学校要求下乡,我们到乡村运用医学知识去给当地老百姓解决疾病痛苦。我到村里那天,在办公室的桌子上看到一本《简易针灸学》,书上还放着两根银针,针都弯了。没想到,第二天我就用到了它!
笔者:真是无巧不成书啊。
俞云:对,第二天村里有个农民肚子疼,疼得在床上直打滚,根本下不来地。农村穷,不舍得去城里看,交通不方便,关键也缺药啊,没药我怎么办?突然想到了这本《简易针灸学》,马上按图索骥查到中脘,我把针捋直了就扎中脘,5分钟不到他就不疼了。第二天起附近村民都来找我治各种疼痛疾病,我的名声就从那开始了。我发现这东西很厉害啊,就开始潜心研究。我是从治疼痛起步,直接从实践下手,就这么被逼上梁山了,哈哈,其实是主动迷恋上中医了。我利用业余时间又深入学习了五年,年大学毕业的时候,我的针灸水平已可以治疗大部分常见病了。
笔者:从实践下手,先有了针灸治疗疼痛的感性认识,可以说兴趣是很大的推动力呢。
俞云:对喽,当你对一门学问感兴趣的时候,你会主动去学习、吸取知识。比如大五那年,有一天我在路上发现有很多人排好长的队,就跑到队头一看,是一个人在扎针治病。这我感兴趣啊,我硬是在旁边站了三天,饿了站着随便吃点干粮,一直看他怎么治病取穴,这三天深受启发。自大学起,我能打听到医术好的大夫就去拜访,后来整理资料发现有名字记录的就有多人,这时逐步了形成自己的针灸理念,结合《黄帝内经》等经典医书,切脉针灸理论也逐渐成形。
笔者忍不住竖起大拇指:要有兴趣钻研,更要有勤学好问的精神,不持门户之见,敞开心胸才能海纳百川啊。
俞云:我哪里有门户之见嘛,我也没有家传,也幸好没有先入为主的成见,才更容易把各位老师的长处都吸纳整理来用。
笔者:那您是什么时候开始决定主攻肿瘤方向的呢?
俞云:咱们中医优秀的针灸体系是可以治疗绝大部分疾病的,中医其实不分科,是全科医学。我之所以后来走了这个方向,也因为一些机缘。我当时针灸治疗很多疾病都比较有把握了,就想挑战一下医学高峰。都说癌症难治,我就想癌症也是疾病,是疾病就有它的发生发展规律,而我们人体正气就是最好的免疫力,通过针灸调整人体正气使其通畅、补充扶助正气以达到驱邪的目的,在理论上是成立的。于是我就想要运用《黄帝内经》的理论,来验证癌症的治疗效果。第一例癌症治疗是在年,我毕业后带工作队下乡时治了一个腹腔癌症晚期的农民。虽然最后那位患者还是去世了,但在治疗过程中我发现通过针灸可以大幅缓解疼痛等癌症不良反应,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
后来,应该是年,我遇到一个卖烧饼的山东老人,因为那个年代的历史原因,他只能半夜12点给人针灸看病,专门看癌症,疗效很神。我当时就偷偷去学艺,现在用的食道癌部分治疗方法还是来自那位老人家。他给我的启发也很大,我坚定了在这条路上走下去的决心。年,我申医院,一心深入针灸治疗癌症的研究。
笔者:很敬佩您对针灸理论结合临床的研究精神,搞科研的人都有一颗耐得住寂寞的心。我们年轻人就比较浮躁了。
俞云:踏踏实实做事,医生的出发点不都是想把患者治好嘛。在这里我做了18年的专业研究与临床,发现现代医学对付肿瘤的方法,不能做到只杀癌细胞而不伤正常细胞。手术和放、化疗是主流的治疗手段,但徒增患者痛苦,不是治疗癌症的良好方法。看着病人和家属的痛苦绝望,我心里也很难过,于是通过“切脉针灸”的方式来调动患者全身免疫系统以对付癌症。钻研了很多年,鼻咽癌、肺癌、肝癌、乳腺癌、肠癌…等癌症,以及川崎病、红皮病、银屑病等诸多疑难杂症,在针下都能有不同程度的缓解,有的人就彻底治愈了,当然这也跟个人体质和疾病发展阶段有关。
后来因为特殊的因缘,我举家在西班牙居住了一段时间,继续我的针灸治疗和研究,这段经历让我在海外打下一片中医药传统疗法的天地,也让咱们优秀的中医疗法得到海外诸多国家的
- 上一篇文章: 刘博士原创科普72病毒为什么这么难治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