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腹采血,您理解对了么
时间:2021-3-5来源:疾病原因 作者:佚名 点击:次
在医院体检采血前,医生常常会要求抽血前空腹禁食,而医院,有时候家长会因儿童的哭闹及不配合而偷偷地给孩子吃东西,却没有告知医生,可能影响检验结果,最终影响医生的判断。怎样才算真正的空腹?饮食会对检验结果产生哪些影响?接下来,小编将一一为你解答。
01
什么是空腹?
医学上的“空腹”是指采血前12-14h禁食,包括不要饮酒和吃零食。因为饮食结构、食物种类和餐后时间的长短都会对检验指标造成影响。02
怎样才是正确的空腹?
抽血前1天,应保持平常的饮食习惯,不喝酒;晚饭后不喝咖啡或浓茶。采血当日,早上不吃早餐,少喝或不喝水。对于检测血脂的项目,应在采血前3天避免高脂饮食,且要求禁食12-14h。因为食物中的脂肪以三酰甘油的形式存在,被人体吸收后呈乳糜微粒循环于血中,要经过约12h才能从血中消除。03
空腹抽血是否一点水都不能喝?
其实不是的,空腹不能喝水太过于武断。如果孩子脱水了怎么办?且滴水不沾也容易导致检验结果出现偏差。因此,抽血前可以喝微量的水,但不要喝奶茶、饮料、咖啡等,一般不会对检验结果产生明显的影响。04
抽血前饮食会影响哪些检验指标?
餐后,食物的各种成分被吸收入血,使血中有关物质的浓度升高,随着食物的继续消化,其浓度也将继续升高,此过程一般历时3-5h。例如,食用标准餐后,血中TG水平上升50%,AST活力增加20%,胆红素、血糖、无机磷水平增加15%,钾及ALT水平上升15%,TP、BUN、UA、Alb等增加5%,促胃酸激素因受食物刺激而增高2-3倍,胰岛素释放量因受吸收的葡萄糖的刺激会比餐前高几倍。05
饥饿会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么?
空腹时间过长(超过16h),会使血中多项指标发生改变,如血清蛋白、补体C3、前清蛋白、转铁蛋白、葡萄糖、胆固醇、三酰甘油、载脂蛋白、尿素等含量下降;机体也会出现体内内分泌适应现象,垂体激素和调节激素水平下降,葡萄糖代谢下降,血浆蛋白分解代谢加强,故血浆蛋白水平下降。若肝功能不好,还会导致肝的合成障碍,此时血脂也会下降。相反,血肌酐、尿酸、胆红素、脂肪酸上升,尿酮体增加,先天性非溶血性黄疸患者空腹48h后可使胆红素增加%。所以请家长把握好空腹抽血的时间,积极配合医生,确保拿到一份准确可靠的报告单!
文/检验科
福州市卫生健康行业人大代表联络站成立福建医科医院正式揭牌疫情常态化防控患儿及家属告知医院可开展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第四批)来院请出示“八闽健康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就诊须知没那么可怕!儿童也能做的“迷你”胃镜检查管径不到1厘米儿童川崎病:宝宝如果出现以下4种以上症状,就要考虑川崎病的可能…3岁女孩竟忍痛3天未就诊…这些超声检查应该做!必须做!及时做!福州2岁女童被烫得遍体鳞伤!就在家长转身瞬间!险!福建一3岁女童误吞29颗磁力珠辗转5医院取出来了福州男孩常流鼻血,原来是它藏在鼻腔里6年!家长们都要警惕…新媒体编辑_一诺预约咨询电话-点击在看欢迎留言点分享点点赞点在看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上一篇文章: 当孩子生病时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