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连续高烧5天,医生的诊断出乎意料宝
“宝宝发烧了”
“精神也不大好,不吃奶”
“38.7度”
张女士听着一条条语音,脑子里感觉嗡嗡的。为什么宝宝会突然发烧?上班前还好好的,把一碗米粉都吃完了。会不会是吃多了积食?还是昨天在公园里被别的宝宝感染了……宝宝刚刚才过完1岁生日,不料竟然第二天就发烧了。
视频里,宝宝没有什么精神。躺在奶奶怀里咿咿呀呀的,跟平时地上到处乱爬的样子,完全不一样。精神状态不好+发烧超过38.5度,张女士赶紧让奶奶把泰诺林,按照相应月龄的剂量,喂给宝宝吃了。以前发高烧,吃了退烧药,宝宝马上精神就会好,该吃吃该睡睡。不料、下班后张女士赶回家,发现宝宝的精神还没有恢复。张女士吩咐老公每隔2小时,测一次体温。
睡前、最后一次测体温,39.2度了。昏暗的灯光下,隐隐能摸到一些疹子。张女士怀疑是不是感染手足口了。宝宝身体不舒服,怎么也不肯睡。眼睛都哭红了。随即把宝宝抱到客厅,一边抱一边哄,用滴管又喂了点退烧药。
宝宝烧了四天,退烧药也吃了好几次。还是没看到好转的苗头。张女士夫妇心里不踏实了。立马决定,一起带医院。
上车后,张女士把宝宝抱到宝宝安全座椅上,但是宝宝这次怎么也不肯坐。大哭大闹,张女士只得把宝宝抱在怀里。早高峰,路上堵车,走走停停。车子一停宝宝就哭。张女士的老公心情也有点烦躁。
“上次我就跟妈说,让她不要老是带宝宝去公园。小朋友多,病菌也多。我看她恨不得住在公园里头。”张女士忍不住,向老公陈先生埋怨起来。
“老人也是为了宝宝好。”陈先生随口敷衍了一句。
“什么叫做为宝宝好?上次我看到她在车库旁看人打牌。那里的烟味那么重!宝宝都被熏得够呛!也是为宝宝好?”张女士一字一顿地说到。
“一码事归一码事。有本事你自己搞吧!人家帮你带,还嫌这嫌那的。”
“我辞职带娃?到时候饭都没得吃。”
“……”
两人你一句我一句的,医院门口。找了医生加号,排了好长时间,才轮到他们。医生听了张女士的描述,让她带着宝宝先去做检查。
张女士在机器上插卡后,发现检测项目还不少。不就是发烧吗?至于查什么心脏彩超吗?心里有点不是滋味。
没想到取完报告后,医生看了报告单,又仔细得看了看宝宝的眼睛、手心、脖子、还有后背,最终诊断宝宝得的是川崎病。两个年轻的父母先是惊讶,然后是一脸茫然。什么是川崎病?听这个名字,像是罕见病?该怎么治疗?!
医生说,川崎病不是什么疑难杂症。只要早发现
早治疗,大部分预后良好,2~3个月就可以慢慢康复。很少复发。极少数宝宝,会产生严重的并发症。医生说,现在还是早期,建议住院,服用阿斯匹林和丙球滴注治疗。没什么问题的话,一个星期就可以出院。出院后继续药物治疗,在家检测体温,不能掉以轻心。一周后复诊。后续还要复查心脏彩超。
看着这么小的宝宝,一下子挂那么多的水,张女士心里充满了自责。自己实在想不通,为什么宝宝会得这个病呢?
川崎病的病因,目前还没有定论。虽然会长疹子,但川崎病并不是传染病。川崎病可以被治疗,但是由于原因不明,目前还没有相应的预防方法。川崎病是免疫机制参与的自限性发热性疾病,主要类及中小动脉,可能会引起心脏并发症。川崎病患者多发生于亚洲,尤其是日本。
川崎病也不是疑难杂症,和所有疾病一样,早期治疗,都能获得非常好的疗效。虽然也有一系列并发症,但发生率较低,家长可以不用焦虑。发生高烧不退的情况时,医院治疗。川崎病对抗生素不敏感,请不要在家擅自服用抗生素。
川崎病的治疗药物丙球,会影响活病毒疫苗的接种效果。所以、活病毒疫苗(麻腮风、水痘等)的接种时间,建议推迟11个月后。
川崎病好发于5岁以下儿童,1岁左右的婴幼儿,口不能言,不能表达自己的身体不适,只能通过哭闹来提醒家长。因此家长应该及时发现疾病的苗头,发现情况不对时,要及时就医,以免酿成悲剧。
参考文献:《中国0至5岁儿童病因不明急性发热诊断和处理若干问题循证指南》制定工作组.中国0至5岁儿童病因不明急性发热诊断和处理若干问题循证指南(标准版).中国循证儿科杂志,,11(2):81-96.
- 上一篇文章: 能抗癌的阿司匹林,竟然还能治不孕
- 下一篇文章: 妈咪保贝新生版来了,少儿重疾险我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