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东地区最小年龄最低体重心脏移植患儿今日
时间:2023/12/13来源:疾病原因 作者:佚名 点击:次
李从悠 https://yyk.39.net/doctor/322120.html图说:医院为患儿晓晓成功实施了心脏移植手术院方供图在医院成功实施了心脏移植手术的患儿晓晓(化名),于今天(7日)顺利出院,这是医院完成的第2例心脏移植手术,也是华东地区最小年龄最低体重的婴幼儿心脏移植。晓晓来自厦门,生后3个月即诊断扩张型心肌病,医院求医。2个月前,她的父母来到上海医院就诊。看到已经扩大成球形的心脏,心内科主任刘芳立即把她收入病房进行系统评估和治疗。医院对心衰已经形成了标准的治疗方案,结合晓晓的病情,王凤医生也实时对药物进行动态调整以维持晓晓的心功能状态。经过全面的检查和评估后,专家团队发现晓晓虽然年龄小,但发病早,心衰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单纯药物治疗已经无法维持下去。心脏是人体能够正常活动的发动机。心衰,俗称心力衰竭,意味着心脏这个发动机功能严重受损,已经无法完成正常的功能。对各种原因导致的终末期心衰患者来说,更换一个新的发动机,是拯救他们唯一的希望,医学上称之为“心脏移植”,也就是常说的“换心”。一直以来,心脏移植手术因为难度大,需要多个部门的密切配合,因此代表着器官移植的最高水平。鉴于晓晓的心脏功能已经到了心衰的终末期,药物及其他常规治疗手段已无法逆转,因此经过心血管中心团队多次讨论和评估后,大家一致认为心脏移植是救治晓晓的唯一方法。受限于供体的数量,我国每年仅能开展心脏移植手术-台,这在全国庞大的近百万终末期心衰人群中占比很低。儿童心脏移植更是凤毛麟角,国内仅个别移植中心可以完成小婴儿的心脏移植手术。同父母沟通后,移植组张文波医生将晓晓加入到了CORTS系统中等待匹配合适的心脏。在等待移植的过程中,晓晓出现了严重的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经过心衰治疗团队的精心照顾,她从鬼门关闯了过来。11月6日,晓晓终于等来了供体。有一例1岁半的心脏捐献,在充分评估了晓晓的状态后,决定即刻进行心脏移植。心外科张文波医生立即联系了救护车,医院,获得了宝贵的心脏后,赶回上海已经是夜里22点。外科移植团队在手术台严阵以待,仔细检查和修剪供心后,将心脏放置入胸腔内,精细完成了吻合。半小时后,随着“主动脉开放”的号令,一颗新的心脏在晓晓体内开始了跳动!手术后仅仅36小时,晓晓就脱离了呼吸机,心跳、血氧和呼吸平稳。再经过3天的治疗,她已经可以自己喝奶,待心超评估证实晓晓恢复良好,就转到普通病房回到爸爸妈妈身边。复旦医院心外科主任叶明教授介绍,中国每年因先天性和后天性原因导致的儿童心衰患者约4万名,一旦心衰发展到终末期,目前唯一的治疗方法就是心脏移植。但儿童心脏移植的技术难度远高于成人,能够得到合适供心的患儿比例也远低于成人。我国目前每年完成儿童心脏移植手术仅约50例。本例心脏移植患儿晓晓,年龄仅1岁9个月,体重7.5公斤,是目前华东地区报道的年龄最小体重最低的心脏移植患儿。整个治疗过程非常顺利,心功能恢复良好,没有并发症,这也得益于术前心内科个体化、精细化的心衰治疗策略,和心外科、心脏监护、护理团队的配合与精准施策。医院副院长翟晓文教授介绍,医院是国家儿童医学中心,是全国最大最完整的川崎病诊疗中心和华东地区ECMO诊治中心,在先天性心脏病特别是复杂先心和新生儿先心治疗上处于全国领先水平,在心衰治疗方面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儿童ECMO医院特色,也是心脏移植必不可少的辅助手段。新民晚报记者左妍
- 上一篇文章: 买了学平险,还要再买商业医疗险重疾险吗
- 下一篇文章: 儿童反复发热小心川崎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