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爱在线徐卫群教授专访疫情期间血
时间:2021-4-16来源:疾病原因 作者:佚名 点击:次
新冠疫情特殊时期,多种疾病的临床判断过程变得更加复杂。儿童群体相对免疫力更弱,在此特殊时期尤其需要谨慎预防。血友病患儿若出现发烧,应该如何判断?如何处理?友爱在线特连线医院血液科徐卫群主任,就特殊时期血友病患儿发热相关问题进行解答。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肿瘤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免疫学会血液免疫学组委员整合转化医学会罕见病学组委员中国女医师协会血栓和止血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医学会免疫学分会免疫学组常委浙江省抗癌协会小儿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Q1.疫情期间血友病患儿如果出现发烧,如医院就诊?A1:首先需要判断孩子是否真正发烧。正常人的核心体温在36.3-37.3℃之间。在排除了干扰因素(如刚喝过热水、刚运动过、穿衣过多等)后,单次测体温38.3℃以上或测出体温38℃以上持续超过一个小时即达到医学的发热标准。若孩子的体温持续在37.5-38℃之间,则需保持警惕,每过一个小时复测一次体温。如果存在感染,则体温后续会升高。目前处于疫情特殊时期,孩子出医院需结合患儿所处的地理区域以及是否有新冠病毒接触史综合考虑。现阶段对于发烧的患儿的处理均要根据有无新冠病毒接触史分成两类来处理。对于有接触史的患儿(如家处疫区、接触过确诊/疑似患者等),医院发热门诊就诊,发热门诊会进行病史询问以及初筛,对于接触史阳性的患者通常需要到隔离的区域就诊,并进行2次以上的核酸检测,2次核酸检测之间间隔1天。若2次检测结果均为阴性,则可以暂时判定未感染新冠病毒,但是仍需要进一步观察,并进行血常规以及呼吸道病毒如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常见呼吸道病毒的检测。若患儿出现气急、呼吸窘迫、发绀等症状,则还需进行胸片或胸部CT检查。对于没有接触史的患儿,则需要按照发热标准判断。发烧的孩子,家长可用以下方法医院。家长在家中需要观察以下3点:1.精神状态好不好?;2.有无其他并发症?3.发烧时间持续是否超过3天?若患儿精神状态良好,无或有轻微咳嗽、无气急、抽搐、呕吐、腹泻等并发症状,发热在3天内,儿童的发热大多是上呼吸道感染,多数由病毒感染引起,这种情况可以居家观察,医院。反之,若患儿精神差,1岁以内婴儿或新生儿,则表现为少吃、少哭、少动,或者出现并发症;发热超过3天,医院检查。部分患儿表现为高热(38.5℃以上)反复不退,每天需服用2-4次退热药,甚至体温基本需要靠退热药维持,医院,排除特殊的病毒感染如最近两年秋冬季节高发的流感、腺病毒等,流感奥司他韦有效。Q2.疫情期间血友病患者如果出现发烧,应该如何判断病因?
A2:儿童发热的病因,总体上分为感染性因素和非感染性因素,其中感染因素占主导。感染因素通常分为病毒、细菌、支原体衣原体等不典型病原体感染。大多数感冒是普通的呼吸道病毒感染,,少数特殊病毒感染如甲流、乙流、腺病毒等,则可能发热持续一周,腺病毒甚至可合并肺炎、脑炎等并发症。如果是细菌感染,则通常患儿表现精神差,发热可有畏寒寒战,对于细菌感染则需要使用抗生素治疗。此外,支原体感染则一般咳嗽症状较重。发热的非感染性因素主要有自身免疫性、肿瘤性、继发性(如药物热)发热等。非感染性因素在儿童中相对少见,自身免疫性疾病导致的发热在十几岁的青少年相对多见。非感染性因素引起的发热通常持续时间较长,超过72小时或反复发热。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发热,可能在病程中反反复复,同时合并皮疹及关节痛,红斑狼疮患者脸颊部出现蝶形红斑。川崎病表现为持续1周的发热,伴有手指硬肿指趾脱皮、卡介苗注射部位红肿、皮疹以及口唇发红皲裂、咽部、眼结膜充血。肿瘤性发热则更少见,如淋巴瘤、白血病引起的发热,医院就诊,请医生帮助判断发热原因。有时部分药物也可引起发热,如果停用相关药物,发热则可缓解。Q3.疫情期间血友病患儿如果出现发烧,在家中应该如何处理?
A3:通常把发热分成高热和低热,38.5℃以上为高热,38.5℃以下为低热。对于低热的患儿可以使用物理降温(如解热帖,温水毛巾擦浴等)措施。对于高热的患儿,则需配合使用退热药,儿童常用退热药有布洛芬和对乙酰氨基酚两类。对于其他症状的对症处理,如咳嗽可使用止咳糖浆(如福尔可定等)。有痰可以使用化痰止咳糖浆(如沐舒坦)。对于消化道感染出现腹泻可以使用蒙脱石散、益生菌等。此外,生活方式调节也非常重要,多饮水,清淡饮食,多食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适当休息,有利于抵抗疾病。需要注意的是,若患儿居家发热3天或以上,精神不好或出现其他并发症,如无法进食、咳嗽剧烈引发呕吐等,医院就诊。Q4.疫情防控政策尚未解除期间,平时进行预防治疗的患儿,其治疗方案是否需要调整?
A4:目前全国疫情状况好转,但对于新冠高危地区未能做家庭注射预防治疗的患儿,凝血因子注射仍然是个挑战。疫情未解除期间,应尽量避免至公共场所及医疗场所。在此期间,血友病患儿主要居家,外伤、严重出血事件的可能性相对较低,可酌情减低注射频率。对于常规进行家庭注射预防治疗的患儿,则仍需继续维持目前治疗,由血友病的专科医生来指导,根据家庭及个人的情况制定不同的治疗方案,尽量减少出血。对于未进行预防治疗或未掌握居家自我注射的患儿,尤其是疫区的患儿,若需要至诊所、医院进行凝血因子注射等治疗,则需做好严格的防护。Q5.疫情防控政策尚未解除期间,血友病患儿在日常饮食等生活方面需要注意些什么?
A5:对于在幼儿时期已确诊的患儿,若进行规律的每周2-3次预防治疗,则可以保证基本的运动强度。若运动强度增大,则需提高凝血因子剂量或注射频率。在非疫情期间,我们鼓励血友病患儿适度多运动,然而在目前疫情特殊时期,则鼓励尽量居家运动,减少外出。若需要外出,则戴好口罩,做好防护。此外,养成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也很重要。外出归来后脱掉外套,及时洗手,在户外避免用手接触脸、眼睛等部位。一旦患儿出现发烧不要慌张,根据原医院就诊。在此期间,保证良好作息,均衡营养,增强抵抗力。这样可以平稳度过疫情期,待疫情过后,我们的生活、学习、工作都能够恢复正常。--本文经由徐卫群教授审核--血友们如果有问题想请教徐卫群教授,欢迎在评论区留言,我们将选取1-2个问题,在下期《友爱在线》公布徐卫群教授的权威解答。提出问题并被抽中的血友还有机会获取血友之家特别准备的疾病自我管理工具一份。欢迎小伙伴们积极留言,说不定选中的就是你哦。专家建议一、少扎堆二、戴口罩三、常洗手四、勤通风五、保营养六、多运动七、好心态八、不信谣长按
- 上一篇文章: 不痛不痒的小疙瘩,警示身体报警器快摸摸孩
- 下一篇文章: 在聊城拉扯一个孩子要花多少钱看完又泪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