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去一次再回来,疗效提高了,病人病情改善

时间:2021-8-13来源:并发病症 作者:佚名 点击:

关爱白癜风儿童 http://pf.39.net/bdfyy/bdfyc/140619/4408333.html

一个人,一群人,他们十年如一日

守一方百姓的健康

用执着和坚守扎根基层

他们叫做基层医生

《基层医声》栏目

带你走进他们

聆听他们的心声

本栏目

由“医视频”与“红杏e生”携手打造

本期做客栏目的基层医生

名叫李宏

来自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秀阳村卫生室

“我现在学习的次数比他们(医生同行)多,我已经走出去了,我接触的新东西也比他们多,我现在基本上每年都要参加各类培训,在我看来这都是提高自我提高的过程。”李宏在采访中是这样说到的,“经过这些学习后,自己站得高了,看得也更远了。”学习二字,说起了简单,但真正要做起来很难,而对于李宏来说,学习是他作为医生不可舍弃的“生活”。

如他本人所说,作为基层医生,刚开始也不愿意走出去学习,一是工作忙,生怕病人离不开自己,再者心里面也有点小算盘,担心会不会有经济损失。但是,从第一次出去到山东学习中医中药后,他深深体会到了什么叫“学有所得”。那次学习后,将所学运用于临床,疗效提高了,自己的病人病情改善了。这种实际的“见效”,逐渐改变了他原来的想法,外出学习也变得越来越频繁。长期在基层的话,遇到一些事情以后,观念总是会变的。

刚从医学院毕业时,李大夫分配到一个厂医务室工作,四边也是农村,当地还是个钩端螺旋体病(简称钩体病)发病较多的疫区,每年的5月份到10月份,很多病人都患有钩体病。当时李宏大夫就看书,把中国医学百科全书,尤其是传染病科钩端螺旋体病那一章,仔仔细细看了好多遍。有一次,他遇到两个病人,他们下河、下田去摸泥鳅,摸泥鳅回来以后就出现发冷、发烧的症状。第一天,病人找到李宏大夫看诊,李宏不知道什么病。后来李宏怀疑是不是病囊??又去翻书,又去看,高度怀疑是不是钩端螺旋体病。产生这一怀疑后,他带上病人专门坐班车,医院,最后确诊是这个病。钩端螺旋体病,它最严重的症状是肺大出血型,这是非常危险的。

还有一次,大概四五年前,来了个发高烧的病号,脚心通红的,脚板底脱皮,手掌脱皮。当时李宏怀疑川崎病,医院去,还专门写张纸条给他,上面写明“怀疑为川崎病”。医院住了五天,医院没确诊,后转院确诊为川崎病。经治疗病人回来后,诉苦说他花了一万多块钱。李大夫就觉得疑惑:我不是写个纸条给你,让你跟医生说说,怀疑是川崎病吗?结果是病人当时没敢说,医院的医生不知道会怎么想。

行医路上经历过越多这样的事情后,李宏越加觉得,学东西越多,所知道的东西越多,你即使不能帮病人治疗,也可以把他介绍给别的医生治疗,对病人,对自己,这总归是好的。这其实也就成了促进李宏学习的一个动机。

病人总是对李宏讲到“还是你搞得清楚”,亦或是夸李大夫的治疗效果好、态度好、性格好,这都是病人对李宏的肯定。

“病人的需求和我们的需求是一样的,病人病看好,我们也需要疗效啊。现实是没有疗效,谁会到你这里来看病,我们疗效从哪儿来,不能自个瞎想方法治疗啊,我只有通过学习,学习才知道新疗法、新技术、新的观念。

转载注明  http://www.hywxzx.com/bfbz/11270.html

首页|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广告合作| 隐私保护| 服务条款| 合作伙伴|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版权所有 川崎病_川崎病常识_川崎病常识网站 
Copyright 2012-2020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