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川崎病是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症
- 多见于2-10岁小儿,有流行病史,皮疹为分布均匀的红色丘疹,用青霉素治疗有效川崎病无特异疗法,主要是抗凝血、抗炎,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早发现有无冠状动脉或心脏的损害,本症预后良好,大多数经治疗可获治愈病死率为0 .5% -2%死亡原因多为心机梗塞或心衰,可突然死亡,多发生于病后第3-4周近年研究表明川崎病在急性期存在明显的免疫失调,在发病机理上起重要作用,免疫失调的触发病因不明现今多认为川崎病是一更多>>
-
2015/3/18 8:26:32
- 早期应用静丙可预防及减少冠状动脉的损害
- 该病病因不清,多于春冬流感流行季节发病,以4岁以下婴幼儿为多,急性发热起病,约半数以上患儿伴有咳嗽,流涕,腹泻,口腔黏膜明显充血,轻症多于7~10天退热,早期往往误诊为呼吸道感染川崎病是一种病因不明的以全身血管炎性病变为主的发热性疾病,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2、在急性发热早期,手足皮肤广泛硬性水肿,手足掌心有红斑,(指趾)端膜样脱皮6、颈部淋巴结肿大5、唇和口腔变化口腔黏膜呈弥漫性充血,唇红干燥更多>>
-
2015/3/13 15:16:37
- 在发达国家里
- 川崎病并发心肌梗塞者约占1%—2%,多于病程一年内(尤其病程3—4周内)发生大部分可以治愈初春乍暖还寒,呼吸道感染的患儿日渐增多,其中不乏在使用抗生素、退烧药之后,高热仍持续不退,同时伴有皮疹、结膜充血、淋巴结肿大等症状的患儿家长疑惑,孩子到底得了什么病?其实,这可能不是普通的呼吸道感染,而是近年来在本市越来越多的一种新病———川崎病川崎病的病情症状和其他疾病比较相像,所以容易被家长忽视比如猩红热更多>>
-
2015/3/10 17:00:25
- 据广州市儿童医院统计
- 据悉,川崎病最常见后果是引发心血管损害,若早期诊治不及时则有10%会引发冠状动脉瘤据广州市儿童医院统计,川崎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近十年发病数和上一个十年相比增加了6倍广州市儿童医院于明华副院长介绍,川崎病易发于5岁以下的儿童中,尤其是1~2岁的婴幼儿川崎病发作初期,症状与普通感冒非常相似,均出现持续39~40℃的高热,但使用一般治感冒的抗生素药物没有任何效果另外,川崎病患儿还会出现眼结膜充血、舌更多>>
-
2015/3/10 11:24:23
- 还有急性非化脓性一过性颈淋巴结肿胀
- 发热不久(约1~4日)即出现斑丘疹或多形红斑样皮疹,偶见痱疹样皮疹,多见于躯干部,但无疱疹及结痂,约一周左右消退其它症状 往出现心脏损害,发生心肌炎、心包炎和心内膜炎的症状患者脉搏加速,听诊时可闻心动过速、奔马律、心音低钝收缩期杂音也较常有可发生瓣膜关闭不全及心力衰竭作超声心动图和冠状动脉造影,可查见多数患者有冠状动脉瘤、心包积液、左室扩大及二尖瓣关闭不全x线胸片可见心影扩大偶见关节疼痛或肿胀、咳更多>>
-
2015/3/9 18:54:32
- 若有冠状动脉病变者则需长期服用阿斯匹林
- 绝大多数患儿年龄在2个月至5岁,但也有成年患者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是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与阿斯匹林急性期给予高剂量阿斯匹林和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恢复期改为低剂量的阿斯匹林患儿若无冠状动脉异常,持续以低剂量阿斯匹林治疗2到3月即可停药若有冠状动脉病变者则需长期服用阿斯匹林,直到冠状动脉恢复正常为止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又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mucocutaneous lymphn更多>>
-
2015/3/6 13:51:40
- 陕西地区为此病的高发区
- 现今多认为川崎病是一定易患宿主对多种感染病原触发的一种免疫介导的全身性血管炎川崎病一般是五天以上的皮疹发热,皮肤黏膜弥漫性潮红,球结膜充血,颈部淋巴结一过性肿大,手足硬性浮肿及模样脱皮由于改病广泛累及心血管系统,成为我国儿童常见的后天性心脏病的原因心脏和冠状动脉受累多发生在起病1-6周,可有心脏炎心律失常,冠状动脉炎等目前诊断冠状动脉瘤的方法有冠状动脉造影及二维超声心动图,后一种检查是有效和无创伤更多>>
-
2015/3/6 13:50:32
- 以上药物快速溶解纤维蛋白
- 急性期治疗1、丙种球蛋白 近年研究已证实早期静脉输入丙种球蛋白加口服阿司匹林治疗可降低川崎病冠状动脉瘤的发生率。必须强调在发病后10天之内用药。用法为每日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400mg/kg,2~4小时输入,连续4天;同时加口服阿司匹林50~100mg/kg×d,分3~4次,连续4天,以后闰至5mg/kg×d,顿服。2、阿司匹林 早期口服阿司匹林可控制急性炎症过程,减轻冠状动脉病变,但尚无对照研究表更多>>
-
2015/3/1 11:38:51
- 诊断明确后尽早治疗
- 川崎病(kawasaki disease)又称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症(mucocutaneous lymphnode syndrome)或黏膜皮肤淋巴腺症候群,主要是以皮肤粘膜出疹、淋巴结肿大和多发性动脉炎为特点的急性发热性疾病。会侵犯全身中小型血管引起血管炎的病变。是一种原因未明的小儿急性发热发疹性疾病,以全身性过敏性血管炎为主要病理特征。在治疗方面:如果没有引起心脏血管的并发症,川崎病并不会造成更多>>
-
2015/2/18 21:11:46
- 中医药治疗kd
- 李虹[16]将本病分为2期,急性期属气营两燔,温 发斑型,治当清热解 ,凉血泄营,方选清营汤合白虎汤加减;恢复期,属热灼津伤,气阴两虚,治以益气养阴,活血化瘀,方选生脉散合桃红四物汤加减下一页川崎病(kd)即皮肤粘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理改变的急性发热出疹性疾病主要见于小儿,5岁以内多见典型症状是初起高热,持续5天以上,伴有眼结膜充血、唇皲裂、杨梅舌、手足指肿胀等症状,并有皮疹更多>>
-
2015/2/14 11:54:37
- 对阿司匹林不耐受者
- 急性期治疗1.丙种球蛋白 近年研究已证实早期静脉输入丙种球蛋白加口服阿司匹林治疗可降低川崎病冠状动脉瘤的发生率。必须强调在发病后10天之内用药。用法为每日静脉滴注丙种球蛋白400mg/kg,2~4小时输入,连续4天;同时加口服阿司匹林50~100mg/kg·d,分3~4次,连续4天,以后闰至5mg/kg·d,顿服。2.阿司匹林 早期口服阿司匹林可控制急性炎症过程,减轻冠状动脉病变,但尚无对照研究表更多>>
-
2015/2/8 10:38:36
- 热 炽盛壮热不退
- 现代医学认为可能是多种抗原(包括病 、细菌、支原体、药物等)刺激机体后引起的变态反应.本病在病理形态学上,主要表现为血管炎性变1.风热郁表[治法]清气凉营,解 护阴初为血管及其周围的炎症,有淋巴细胞,单核细胞浸润,毛细血管扩张和皮肤水肿,继而代之以中等动脉的血栓形成、梗阻,内膜增厚及血管瘤、瘢痕形成其他尚有心包炎、心肌炎、脑炎、肝炎和肾炎等改变川崎病的主要病理改变为全身性非特异性血管炎.目前尚无特更多>>
-
2015/2/2 19:56:04
- (二)急性期在手脚末梢出现红肿
- (五)无菌性脑膜炎(三)胆囊水肿可能在疾病发作后两星期内出现,通常不需特别的治疗(一)持续高烧(39-40°c)超过五天,这是诊断川崎病的必要条件2(五)口腔黏膜变化,如草莓舌、口腔咽喉黏膜充血,嘴唇红肿干裂甚至流血(四)肠道假性阻塞(三)多形性红斑,全身可能会出现各式各样的斑疹(二)急性期在手脚末梢出现红肿,第二到第四周时可能在手脚掌或指尖及肛门周围产生脱皮现象(二)发病两星期内出现关节痛或关节更多>>
-
2015/1/31 6:30:53
- 吉林某医教授日前找到了川崎病的实验室诊断
- 另外,在20例患儿中,12例并发冠状动脉扩张的患儿抗β2gp1抗体水平明显高于未并发冠状动脉扩张的患儿,12例冠状动脉扩张的kd患儿抗β2gp1抗体均阳性,阳性率为100%,11例抗心磷脂抗体阳性,阳性率为92%刘某等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方法测定了kd患儿血清,20例kd患儿中11例抗心磷脂抗体阳性,阳性率为55%,15例抗β2gp1抗体阳性,阳性率为75%,其中有10例抗心磷脂抗体和抗β2gp1更多>>
-
2015/1/27 11:30:37
-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医院超声医学研究室赵晓兰
-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医院超声医学研究室赵晓兰教授等人,应用无创伤性超声显像技术,对儿童川崎病进行了长达15年的多方位系列动态研究后,在川崎病早期诊断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该项成果获得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川崎病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以血管炎为中心的全身性脏器炎症,多发于4岁以下婴幼儿。现在国内外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并取代风湿热而成为儿童期重要的获得性心脏病。川崎病病因未明,其对皮肤黏膜损害为一过性,但更多>>
-
2015/1/17 19:31:00
- 这两种疹子大多很早出现
- 本病是日本川崎医师所发现,都发生于小孩,尤其是三至五岁以下,病因不明。诊断必须排除其它已知的疾病,并且符合下述七项中至少五项诊断条件:(1) 超过五天以上的发烧;(2) 双眼非化脓性结膜炎;(3) 嘴唇发红干裂、草莓舌、喉咙发红;(4) 颈部淋巴腺肿大;(5) 皮疹,包括肛门周围的发红与落屑、卡介苗注射部位周围的发红;(6) 手掌与脚掌发红肿胀、由手指与脚趾尖端开始的脱皮;(7) 冠状动脉病变。川更多>>
-
2014/12/31 3:33:09
- 口中粘膜发红
- 也有整个膝部和手脚发红的,手脚多半肿得鼓鼓的,油光晶亮的川崎病是一种病因未明的儿童血管炎综合征,其发病可能与分子遗传学有关.近年发现基因多态性与川崎病相关,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基因、甘露糖结合蛋白基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基因、自然抗性相关巨噬细胞蛋白-1基因、肿瘤坏死因子基因、血小板活化因子乙酰水解酶基因、白介素.10基因、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基因、基质金属蛋白酶基因等多态性与川崎病的诊治或预后有更多>>
-
2014/12/22 5:12:01
- 第一期为急性发热期
- 严重症状:约在发热后第10日,当皮疹、发热和其他急性期症状开始消退时,往往出现心脏损害,发生急性心肌炎、心包炎、心内膜炎、心律失常等症状川崎病早期症状有哪些?川崎病主要症状有什么表现?通过那些症状可以诊断是川崎病,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的详细介绍:本病的血管病理与婴儿型结节性多动脉炎非常相似除冠状动脉或肺动脉瘤和血栓形成外,主动脉、回肠动脉或肺动脉等血管内膜均有改变荧光抗体检查可见心肌、脾、淋巴结的动更多>>
-
2014/12/20 19:19:51
- 川崎病眼前尚无特异疗法
- 补充足够的水分及热量,饮食清淡易消化,加强护理3.阴虚邪恋低热眷恋,咽干口燥,唇焦干裂,指趾端脱皮,或潮戏脱屑,纳食不香,舌红少津,脉细数[治法] 清气凉营,解 护阴病发急骤,接连高热,不恶寒,或微恶风,口渴喜饮,无汗,咳嗽,目赤咽红,手掌足底潮红,面部、躯干部初见皮疹,颈部淋趋奉肿大,食欲不振,舌红,苔薄白,脉浮数壮热不退,昼轻夜重,烦躁不宁,或嗜睡,肌肤斑疹,咽红目赤,唇干赤裂(口腔黏膜充血,更多>>
-
2014/12/14 8:29:41
- 因而对川崎病的早期准确诊断成为防治的关键
- 西安交通大学第二医院超声医学研究室赵晓兰教授等人,应用无创伤性超声显像技术,对儿童川崎病进行了长达15年的多方位系列动态研究后,在川崎病早期诊断方面取得重要进展,该项成果获得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川崎病又称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是以血管炎为中心的全身性脏器炎症,多发于4岁以下婴幼儿现在国内外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并取代风湿热而成为儿童期重要的获得性心脏病川崎病病因未明,其对皮肤黏膜损害为一过性,但对心血更多>>
-
2014/12/7 22:09:08
共
2468 篇文章
首页 |
上一页 |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
下一页 |
尾页 20篇文章/页 转到第
页